T Z 答 :智慧实际上有人间智慧和Fo的智慧、菩薩的智慧。其实这个智慧笼统地来讲,就是一种超出你本人所能应付社会的粗略的概念,也就是说你现在在社会上应该这么做的,那不是叫智慧。我举个例子,你说人的粗略概念是什么?肚子饿了要吃东西,对不对?但是要看你吃什么东西的,你要吃营养的东西还是吃垃圾食品?比方说,我说你有智慧,要看你哪个级别的,学生的智慧,那就读书读得好一点。但是我们呢?要超出六道的智慧,那就不一样了。“智”是什么,“智”是往前进步;“慧”那是懂得往后退,要守住。“智慧”,一智一慧,就是一进一退,所以智慧的人就是能进能退、能守能攻的人,这种人能够让自己心中圆融。一个能够让心中圆融的人,他是能进能退的。一个家庭要能够维持下去,老公发脾气了,老婆要懂得忍耐;老婆发脾气的时候,老公要懂得忍耐。相互一谦一让,有时候要提醒,有时要怎么样,它是靠一种智慧,这种智慧就是靠着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原有看法。比方说你原来的看法做出这些事情做得不好,你就提升了,“哦,我下次不能做”,实际上这就长智慧了(嗯)很多人就是“猪撞南墙不回头”“我吃过苦头了,我再这样,我再这样”“我脾气改不了的,我要找个女人一定顺着我的”……好了,最后没有一个女人跟着他时间长的。你要改变自己才叫智慧,明白了吗?(明白,感恩SF)。
T Z 答 :“出离心”就是叫你对人世间很多的杂事,要离开它,要走出去,不要缠在那些矛盾上,缠在人世间复杂的环境当中。“出离心”就是不要在烦恼当中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家正在吵架,“出离心”就是说你赶快把门一开,出去买东西去了,你不就出离了吗?你马上就听不到吵架了,就不会陷入烦恼当中了,你就离开了,不就出离了吗?
T Z答 :首先,出离心,他们法師已經做到一半了,因为他们事实上身体已經出离了,就看他们心到底出离没出离。而我们做人,身体也没出离,心也没出离,我们就离他们更远,而且我们修心更难。所以怎么样来真正地在人间要想出离心的話,就是要放下,就是根本不要再去在乎人间的一些事情。人间有什么烂事啊?一句話让你不开心,一个事情让你不开心,你出离得了的?(嗯)你想出离,你就是等于不穿袈裟的和尚,你听得懂吗?你是不穿袈裟的比丘尼啊,在人间!你还要怎么样啊?就是给你有个孩子看看,给你有个老公伴伴,不是让你真的天天去做畜生事情的!不是让你完全沉浸在人伦当中啊!(明白。就是说我们的整个境界要提升到和法師一样的?)对啦。因为出家的确是比较残酷的,因为这么小的孩子,就必须要离开他,老公相爱这么多年了离开他,爸爸妈妈都看不见了,那也是一个苦啊。现在菩薩慈悲我们在家修行啊,那你在家修行就可以懈怠了?像判刑一样,那是一个概念,还有给你放出来,假释的話,你就可以在人间做坏事了?(不可以)好了,不一样啊?虽然这个比方不是太恰当,但是毕竟它这个是有约束的,有戒律的嘛(明白)。
开示四
Wenda20191011 01:24:05
修到什么程度可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
点击三角形型播放
男听众:有同xiu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SX想问这个愿力需要修到什么条件,到什么程度才能发?
T Z答 :无上正等正觉,至少你要开悟;一个人能够學Fo到一定的境界,你已經对人间的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了,不去为名为利,不去贪,不去恨,你这个人就可以许这个愿了(明白,感恩SF)。
T Z 答 :觉悟力实际上也不是根本智慧,根本智慧都是Fo菩薩的智慧,所以他这个是讲得不是太对,只是觉悟力是根本智慧的一种,可以这么讲,就比较圆满(明白了。SF,他说这个现象很容易被迷惑,这个觉悟的能力)“很容易被迷惑”,对,好像觉悟了,实际上没觉悟,好像明白了,最后做错事情多不多啊?(明白了,感恩SF)。
T Z 答:境界,你没达到欢喜地菩薩的境界,当然什么东西都欢喜不出来啊。你如果到了菩薩的境界……弥勒Fo永远想得通,你们想不通,他想得通啊,所以他永远叫“弥勒Fo”(SF,比如男的被老婆骂一顿,男的还很开心,那他这个境界就很高了,是吧?)“骂一顿很开心”有两种,一种是想得通,知道这是因果,知道这是人间常识,没有办法的。还有一种叫“神經病”,被老婆骂了之后“嘿嘿嘿”,这种人没有啊?这种人叫献媚(SF,如果男的被老婆骂,“前世我也骂过她,今世她来骂我,这就是因果啊,这就来还债啊”,可以这样想吗?这样想就好受些了)这就叫“正能量”,學Fo的人才会这样。不學Fo的人被老婆骂了笑嘻嘻地,两种,一种真的想得开,还有一种是人家说“脑子坏掉了”,人家就骂了,很多老婆都骂的,“我骂你,你还笑啊?神經病!”再骂一句,呵呵(明白了,谢谢您的慈悲开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