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点击上方按健學習BHFF原文】
诵读题
1、我们做人得到利益,要不喜,不得利益,我们亦不担忧。就是说,我们有利益了,我们拿到人家的东西了,我们也不觉得特别开心,我们不欢喜,无所谓;我们失去了很多的利益,我们也没有什么。实际上,我们今世吃苦,或者得到好的东西,都是前世、过去生中宿命所致。
2、开悟是慢慢地带出来的,碰到事情这个人才会开悟,没有碰到事情这个人不会开悟,所以,开悟的人一定要经过很多的磨难,没有磨难的人是不会开悟的。
3、世间万物本来属无相,无相就是看不到的、没有的,但是因为人间的情深孕化出万事万象,因为我们人间重情,所以才会幻化出很多有相的事情。
4、我们人生从无到有,最后从有到无,短短的生命就这么结束了。
5、人的一辈子不就是这么回事吗?谁没有干过苦活?谁没有享受过?是荣是辱,离开了,短短的一生,什么都没有了。
6、你是谁啊,谁又是你?未出生之前,你不知道你是谁,当你死后你又是谁,你也不知道,那你还要什么面子呢?要明白,死要面子活受罪。
7、是福是贫,因缘果报半点不差。今生你有福气,今生你有好的,还有不好的,全部是你的因缘果报,怪谁啊?菩薩会做错事情吗?因缘果报都是惟人自召啊。
8、師父天天帮你们洗澡,让你们的脑子要干净。人要知世如梦,我们必须要懂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做梦一样,你们昨天的梦做好了没有?你们昨天的梦做醒了没有?很多人还在做着自己的黄粱美梦。所以,要用一颗纯洁的心,凌驾于欲望和自己的习性之上。欲望来了怎么办?纯洁的心能够抵制它。
9、人是不能有欲望的,因为人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,一个有欲望的人,他会痛苦不堪。去看看那些有钱的人,哪一天他们会说,他们的钱够了,他们已经很有钱了,他会说他的钱够了吗?他永远会说他的钱不够。
10、欲望来了,要像青云一样淡出,要像天上的云彩一样慢慢地飘过去,淡出自己的欲望,什么都看淡一点,我无所谓了。
11、師父跟你们说,生活在这个世界,要看似人间,实存佛界。你们要看到这个世界是真的有菩薩界啊,不要以为死了再到佛界。
12、你们现在在人间能不能做到佛界啊?有的,很多人一辈子做好事,不做坏事,一辈子修心、积德、做善事,广度有缘众生,吃素、念經、修心、禅定,这个人不就是人间的佛吗?他所生活的环境不就是佛道吗?不要到了以后死的时候说“我要到佛道,我要到菩薩道”,你现在在人间就要找到菩薩道,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,就是说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了,有吃、有睡、饿不死,要什么富贵荣华啊?要让自己感受到佛法如醍醐灌顶,要幡然猛醒,就是突然之间觉醒了、觉悟了,就开悟了。
填充题
1、有一种人叫宿命论者,他们认为人就是(靠着命运走)的,我无所谓了,既然命已經是这样,那我该苦就苦,该乐就乐,照着命运走,不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,就是(宿命论者),而(学佛人),就是(要改变自己命运)。
2、当一个(蜜蜂采了很多蜜的时候),我们(人就去攻击它),把它的蜂蜜夺取过来,就是说我们人去(把人家的劳动成果拿了过来)。
3、(“人求是念”),人要想去求任何事情,实际上就是你的(意念在起作用)。我今天去(掠夺)别人的财富、蜂蜜,实际上就是(你的思维)、(念头造成的)。
4、有些人虽然在做功德,但是在做功德的时候經常(想不通)、忧郁,实际上,一个人只要去(想很忧郁的事情),他马上(就会忧郁)。
5、(开悟)的人一定要(經过很多的磨难),(没有磨难)的人是(不会开悟)的。
6、你是(用人间的情孕育出的万象),一定会(执著),所以,(情不要乱用),就是这个道理。
7、人和人之间有什么可讲的?因为我们(这辈子)都像(过路客)一样,(你对他太好),你就会被他的一根绳子给(牵住)。
8、我们人生(从无到有),最后(从有到无),短短的生命就这么(结束了)。
9、你是谁啊,谁又是你?(未出生之前),你不知道(你是谁),当你(死后你又是谁),你也不知道,那你还要什么面子呢?要明白,(死要面子活受罪)。
10、是福是贫,(因缘果报半点不差)。今生你有(福气),今生你有(好的),还有(不好的),全部是你的因缘果报,怪谁啊?菩薩会做错事情吗?因缘果报都是(惟人自召)啊。
11、人是(不能有欲望)的,因为人的欲望是(不能满足)的,一个有(欲望)的人,他会(痛苦不堪)。
12、不要到了以后死的时候说“我要到佛道,我要到菩薩道”,你现在在人间就要找到(菩薩道),把自己的(欲望降到最低),就是说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了,有吃、有睡、饿不死,要什么富贵荣华啊?要让自己感受到(佛法如醍醐灌顶),要(幡然猛醒),就是突然之间觉醒了、觉悟了,就开悟。
相关开示
开示一
wenda20140725 44:57
已闻得fo法后再失去是大损失
女听众:TZ,我以前没接触过fo法,现在接触了以后就觉得……以前朋友劝我说要把心调整好,我当时就不明白意思,现在学了fo了知道了,哎呀,有SF有TZ带着,真的是一路法喜充满地向前走。
TZ 答 :嗯,真的不容易(嗯,真的是感谢TZ)要记住“人身难得,fo法难闻”啊,一旦闻到了之后再损失,那是大损失啊!就像很多人一样,有一个好好的婚姻,他不理解、不珍惜,等到一个人的时候他又难过。学fo也是这样,一旦离开了fo法,你会不难过的?!
开示二
wenda20131208B 26:41
长期失眠如何念經
女听众:长期失眠要念什么經?
TZ 答 :一个人如果长期失眠,医学界讲内分泌严重失调。内分泌严重失调的人和他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,长期的恐惧、担忧、忧愁会造成他失眠(要怎样才可以化解呢?)要多念心經,让自己的心胸开阔;要多念大悲咒,增加自己的能量;要懂得忏悔,把自己过去的忧愁和忧伤要忘记,这样的話才会慢慢地调节好内分泌(心經一天要念多少遍?)要念27遍(要跟菩薩求吗?)要求的。大悲咒每天念9遍,礼fo大忏悔文念3遍(这个是功课以外的是吗?)你可以把功课放进去,都没关系的(一天礼fo大忏悔文念到5遍可以吗?)可以。
开示三
wendawenda20120812B 16:06
怎样才算是开悟
女听众:怎样才算是开悟?是不是一点贪嗔痴都没有?
TZ答:怎么样叫开悟,开悟有很多种。有的叫渐悟,就是渐渐地开悟;有的叫即悟,即悟就是马上就开悟了;还有一种顿悟,顿悟就是顿时就开悟了。开悟是什么?是指对某一件事情,对某一个方向,对自己所做的某一件事情,明白它里面做的事情的缘由和原因,这个就叫开悟。菩薩的开悟不是说一天开悟,两天开悟,一小时开悟,两小时开悟,是永远开悟。那么这才叫菩薩,这就叫fo。而一般的人开悟可以很快的,就像我们突然之间碰见一件事情说:“哎呀,我明白了。原来是这么回事呀。”那么当然了,你这件事情碰到的时候是这样,碰到另外一件事情你又想不明白了,你又不开悟了(听懂了)所以真正的开悟能够长期的开悟、永久的开悟。就像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都不容易。今天做了明天又不想做了,那就是今天明明是做了一件好事情:读书,想读大学,是好事情嘛,读了几天,“哎呀太累了,不开心了,跟老師不开心了,我不读了。”那么你是不是不开悟啦?(嗯)道理是一样的(就是想永久的开悟,是不是一定要在没有太多业障的条件下才行?)对,在没有太多的业障下,而且在没有太多的杂念下,还有就是要心空,心空是什么呢?心空就是本性是空的,不去说人家,不思善不思惡,这个人会开悟(听懂)我连善的我也不去想,惡的我也不想,我就好好自己做自己的人,这人就开悟了。
开示四
wenda20160429 38:26
如何理解“离一切相”
男听众:fo菩薩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我们学fo人要修心补相,但是fo法又说离一切相。为什么我们学fo修心既要补相又要离相呢?请SF开示一下。
TZ 答 :境界啊!开始修心的时候叫你离相,不要着相。开始修的时候,不要贡高我慢,什么事情要忘我,修到无我,那么就叫离相了。这个是境界问题,你离相了,离一切相,修到这个境界,你要把一切相、你做的功德也要忘记。这是什么功?不叫功德,不知道;你是谁?不知道,无我,一切都没有我了,心中只有众生了(SF,您解释得太好了)。
开示五
Wenda20170709B 38:57
不去造因就不会有烦恼的根;90%的烦恼都是自找的
女听众:SF在《BHFF》中开示,每一个烦恼都是有根的。请教SF,如何能及时发现生活中烦恼的根?如何能够及时消灭烦恼呢?
TZ 答 :不去造因就不会有根了(是不是每一个烦恼都是自己找来的?)90%都是自己找来的。你种了因就会有果,只是你过去不当心种了因或者种了因你不知道,果来的时候你说“怎么会有烦恼的?”因为是你种的因。
开示六
shuohua20130215 22:51
有关欲望的问题
女听众:人痛苦的根源是因为欲望太多,所以想要减少痛苦就要减少欲望;但是减少欲望、节制欲望又会带来新的痛苦,这两个觀点应该怎样去圆融呢?
TZ 答 :很简单,因为你节制的是人间的欲望,所以会给你带来人间的痛苦。但你节制欲望之后得到的是天上的快乐,境界的快乐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肠胃痛了去看病,医生给你打针,是不是本来已经很痛了再给你增加针头的痛苦?(是)痛完之后呢?(明白了,谢谢SF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