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声海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878|回复: 0

《BHFF》第十一册 第12篇 普贤菩 薩十大行愿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1万

帖子

3万

积分

实习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36069
发表于 2023-5-2 23:25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Bodhi 于 2024-2-5 08:42 编辑

 《BHFF》第11册 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白话佛法

白话佛法第01~12册


《BHFF》第十一册 第12篇 普贤菩 薩十大行愿


白话佛法 第01~12册》总目录


《BHFF》第十一册 第12篇 普贤菩 薩十大行愿




《BHFF》第十一册 第12篇

普贤菩 薩十大行愿

下面師 父跟大家讲一讲《礼佛大忏悔文》。经常有人问師 父:“師 父,为什么在《礼佛大忏悔文》中,最后一句叫‘南无大行普贤菩 薩’?观世音菩 薩很大啊,阿弥陀佛很大啊,释迦牟尼佛也很大啊,为什么最后三称叫‘南无大行普贤菩 薩’呢?”现在師 父解释给你们听,一点点给你们讲,所以師 父叫你们不能随便请假。普贤菩 薩有十大行愿,所以叫“南无大行普贤菩 薩”,你们现在念《礼佛大忏悔文》念的是什么?就是我要改自己的行为,我有愿力要改正就是“愿行”,那么大行普贤菩 薩就是最大的一个“行”,所以叫“南无大行普贤菩 薩”。因为我们念了《礼佛大忏悔文》之后,最后就是要向大行普贤菩 薩学习,学习什么呢?就是学习大行普贤菩 薩的十大行愿。

第一大行愿,称之为礼敬诸佛。礼敬,就是指恭敬心,只要你有恭敬心,你的心观想,你的身礼拜,你的口称念。你们恭敬观世音菩 薩,你们才磕头;你们恭敬師 父,你们才合掌,这一切都是来自于恭敬心,所以学佛人要懂得恭敬。

要记住,“一切法无生,一切法无灭”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如果一个人学佛学到后来,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没有生出来,一切也没有灭度。“若能如是解,诸佛常现前”。一个人能够看穿想通,就是这两句话。可是很多人说听不懂佛法,就是因为太复杂,師 父用白话给你们讲解,就很简单。“一切法无生,一切法无灭,若能如是解,诸佛常现前。”如果你能够经常这么理解这个世界,佛菩 薩就常在你身边。就是说,你想通了,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没有,生出来也会死掉,一样东西用的时间长了就没了,对不对?结了婚也会吵架,对不对?孩子生出来长大了也会离开。这个世界永远都是无生无灭,那么,菩 薩就是在你眼前。

第二大行愿是称赞如来,就是称赞佛。如者就是如如不动,就是指我们不生不灭的心体。你们知道心有一个体性,称为心体,亘古至今而不变。你们想想看,从古到今,師 父问你们,人的心真正有改变吗?变来变去还是个人心。来即是去,去即是来,这个心能生起万德,也能生起万惡,所以很多坏人生起万惡就完了,很多好人生起万德,一万个德行,所以“无去无来中,能去能来”。

師 父跟你们讲,“称赞如来相,以身业礼,以口业赞,以意业敬”,就是三业供养如来。就是说,你身体做出来的都是有礼貌的、有礼节的,“礼”就是很有规则、很尊贵;你口业出来的都是称赞别人;你意念出来的都是恭敬,不会动坏脑筋。身业、口业、意业三业供养如来,就是说,一个人其实不单单是用水果供养菩 薩,实际上你的心也在供养。心是什么?身业、口业、意业三业供养如来、菩 薩、佛。换句话说,你们只要不做坏事,你就是如理如法了,就已经是在供养如来佛了。

做好人是不是在供养佛啊?好人是不是菩 薩喜欢啊?你们对師 父好,是不是在供养師 父?師 父一看见你们这么规规矩矩、老老实实,学佛这么好,師 父就很开心,師 父是不是等于接受了你们供养了?

第三大行愿叫广修供养。广修供养是什么?就是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皆供养,对所有的佛菩 薩都很尊敬,因为我守身业、守口业、守意业,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 薩,悉皆供养,我们全部供养,法供养、财供养、身口意三业恭敬地供养。師 父问你们,对别人尊敬是不是在供养别人?今天我看见你了:“你好!我给你鞠躬!”你是不是供养别人了?你今天看见观世音菩 薩,就算你没有买水果,但是你很诚心地跪在那里磕头,你是不是在供养观世音菩 薩?

用身、口、意三业恭敬供养,即为礼佛赞叹供养。因为你整天地拜佛礼佛,赞叹别人、你自己赞叹,都是一种供养。逢人即劝,逢人即念。逢到别人你就劝人家念 經,逢到别人你就念 經、念佛号。很多人一看见别人就说“阿弥陀佛”,离开的时候也说“阿弥陀佛”,我们学习心 靈 法 門,那就是说“感恩观世音菩 薩”。现在所有的心 靈 法 門弟子上去问问题,都是一句话七个字:“感恩观世音菩 薩。”所以,逢人就念、逢人就劝,这就是法供养,法供养就是法布施。

接下来師 父跟大家讲“于诸病苦为作良医”。很多人生病了,越来越苦,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,浑身都是病,真的很苦。实际上,正确的思维应该是怎么样的呢?就是要以诸病苦为良医。你心中要觉得,我生了这个病,我就要有办法把自己医治好,因为这个病使我懂得了我应该怎么样注意身体,这就是良医。“于失道者示其正路”,这是什么意思呢?这个人念 經念到后来不知道怎么办了,你告诉他正确的路应该怎么走。“于暗夜中为作光明”,就是说,在黑暗当中你要给他照亮着光明。“于贫穷者令得伏藏”,我们经常说捧着金饭碗在要饭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慧命,这么好的慧命就是佛陀给我们的,我们还不知道用自己这个慧命来让自己生存得更好,而到处去找法。所以说身外求法,法无定法,一个人不能在自己身外去找法,你们身上就有佛法,就有菩 薩,你们的慈悲心,就是你们的佛。

随缘能施,尽心供养。法供养,就是以这种拜佛礼佛作为法的供养,“以如来正法,开示众生,转迷启悟”。

今天讲了南无大行普贤菩 薩十大行愿中的一、二、三,其余的还有忏悔业障、随喜功德、请佛住世、常随佛学、恒顺众生、普皆回向等,以后再讲。師 父下次要跟你们讲的就是功德。功德有好几种,比方说世间有漏的功德,你们知道世间有漏的功德是什么吗?就是造桥修路、慈善事业、斋僧(就是供养和尚)、建寺庙,这些都是佛经里面讲的世间有漏的功德。那你们一定想知道,出世间无漏的功德是什么?師 父下次再跟大家讲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音声海

GMT+8, 2025-5-4 03:07 , Processed in 0.10088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